“可惜晚生迟来了两天,不然倒可和他们一起走了。
”夏子清关切的道:“怎么?小哥不认识路?”白士英道:“晚生只是听先师临终时,约略说过,晚生没有去过,听说这条路险僻难行,很容易走迷方向。
”“正是,正是。
”夏子清点头道:“可惜老朽这次另有事去,不到九里龙,不然倒可和小哥作个伴……”他说到这里,不由“哦”了一声,笑道“小哥如果不急,从这里到九里龙去的人,倒是经常有,小哥不妨耽上一二天,老朽替你留意留意。
”他笑了笑,又补充着道:“九里龙路径确是险了些,但生意都是一本十利,有不少货郎,就专门跑九里龙,拿些花粉胭脂,假珠子串的珠花,就可以换来成袋的金沙。
”白士英由衷的感激,说道:“多谢老丈了。
”“这是小事,那里说得上谢?”夏子清接着“哦”了一声,注目问道:“小哥住那一家客栈?”白士英道:“晚生住在东大街长源客栈。
”夏子清大笑道:“巧极,老朽正好也住在长源客栈,小哥住在几号房?”白士英道:“五号。
”夏子清道,“老朽住在九号,东首最后一间。
”正说之间,只见从楼梯口,又有人走了上来。
这时华灯初上,夜市方开始,正是酒楼生意最旺盛的时候。
酒客们有的会帐下楼,有的刚来,上上下下,川流不歇,堂棺们也尖着嗓子送往迎来,一面要谢着付帐的赏了小费,一面又要迎接上来的客人,叫着“里面请坐”。
每一个堂伯都有一个天生的金嗓子,叫得又脆又响。
那人上得楼来,就被堂倌领到白士英他们对面,刚空出来的一张桌子落坐。
堂佰送上茶水,问了要吃什么,便自退去。
那人端起茶盅,轻轻喝了一口,放下茶盅,转过头来,忽然口中“咦”了一声,惊喜的站起身来,朝夏子清招呼道:“夏老夫子也在这里?”夏子清闻声回头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