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形,那些少的可怜的奇甲不可能达到一支奇兵的效果。
即使将那有限的奇甲及时调配到前线,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十分微弱,不可能对整个战局产生任何的影响。
郁闷之下的克利夫并没有因此乱了分寸,他重新审视了当下同盟舰队的形势。
对此,他做了最坏的估计。
除了深入敌军腹地之外,他把他们的后勤补给和预备后撤的生命通道视为危险机率最高的地方,也就是眼下由博纳。
契拉夫实际控制的拉尔夫帝国西北地区。
他甚至将博纳。
契拉夫这支舰队划分到敌人那边,事实上他并不清楚博纳。
契拉夫的确是拉尔夫帝国的一块饵料,只是这块饵料的份量太诱人而已,否则他们整个罗宾同盟怎么可能陷入克烈五世父子精心安排的陷阱当中呢!这样一来,整个局势顿时明朗了起来,同时,也超乎他们想象的严峻。
如果按照最糟糕的情况,他们无疑已经置身于死地。
在重型兵力的部署上来看,他们明显遭遇到的是前后夹击,而唯一能让他们觉得可能是后路的拉尔夫西南地区根本无法通行。
要知道,绕过那里撤回同盟的成功率几乎等于零。
拉尔夫帝国的统帅只要稍微有点军事常识,他只需令西南军区的兵力牵制住同盟舰队数小时,想进行前后夹击,甚至全方位包围的战略意图仍然可以实现。
所以,在发现所有的情况都可能是绝路之后,克利夫心中所谓「生的方案」也同时浮现了。
与莱哈德舰队的决战不可避免,所有的后路基本上也都已被断绝了,绕远路撤退更是痴人说梦。
剩下的,一个是通令同盟国内不惜一切力量迅速组建兵力,向拉尔夫西北地区袭来,以减轻深入拉尔夫腹地主力舰队的压力,并伺机来个里应外合,吃掉拉尔夫西北地区,重新建立两国的战力平衡,以图日后再做打算。
另一方面,那就是类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