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谏纸回头拈了枝笔,润好毫尖,在掌中书毕,才将狼毫笔递去。
“我这人一向怕麻烦,就不啰唆了。
写下敌人之名,总要目标一致了,才有结盟的必要,是不?”耿照不置可否,也在掌中写下答案,两人同时摊掌。
舷窗之外,柳岸习习,忽闻一阵朗笑,伴着河岸水风远远送出,余家鱼铺里正埋头扒饭的院生抬起头来,心想老台丞难得吃得这么欢,自己上白城山都六年了,从没听过台丞笑哩!第二三十折、冤成薄幸,帘后舞腰这顿在舱里用的午膳,老台丞居然破天荒吃了大半个时辰,差点惊脱了院生的下巴。
吓人的还不止这样,少年离去未久,老台丞便唤进院生,交了锭银子,让他顺道往捣衣桥畔的杨雀饼铺买盒梨条京糕,送往真妙寺。
“照副台丞之性,肯定空手上门;染二掌院英风飒爽,惯走江湖,怕也无这等精细。
你替我向家主致意,记得同副台丞说,若家主看在梨条状元糕的份上,留他晚饭,毋须推辞,代我吃了便是。
”院生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就是盒山楂糕,有留饭的人情么?听萧谏纸又补几句:“柜上若说要等,就说是我送邵家主的,当不致空手。
”院生瞠目结舌,被老台丞锋锐的眼神一睨回神,赶紧揣银锭下船。
他不知杨雀饼铺的梨条京糕,非是常见的以山楂果泥、冰糖、藕粉熬煮,放凉后凝固而成的凉糕,而是以三筛的精细糯米粉炊成的甑儿糕,也就是俗称的“状元糕”,镶蜜渍山楂、梨肉条为馅,恁是权贵豪门,临柜也只买得三天后的糕,这还是插了队的;寻常百姓按部就班,等上三五天也是稀松平常。
院生越过捣衣桥畔长长人龙,报上“千里仗剑”萧谏纸、“文武钧天”邵咸尊之号,东家亲自出迎,奉上一盒热腾腾的新糕;捧往真妙寺的路上,连迈步都小心翼翼,唯恐一个失手,摔了这盒得来不易的宝贝。
“我不知台丞雅好小食。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