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也不可惜。
留得一条自由的生命,就能看到一派光辉的明天。
次日清晨,拉出那匹高贵的汗血马,一跃而上,人不知、鬼不觉,离家而去,出了青城,就不知了去向。
第二日,王知县升堂,审问昨日劫法场未遂,惨遭捕获的匪徒。
其实劫法场本就是现行的造反行为,青城山的土匪早已被官府定性为公开的叛逆,所以审与不审?都是死路一条。
但是,众所周知,青城县发生的各种怪事、冤屈、惨案等等,桩桩件件都与刁刘氏有关,真正的罪魁祸首乃刁刘氏也。
虽是众说纷纭,然而直到现今,仍找不着她犯罪的真凭实据。
王琰只所以排除众议,毅然奔赴千里之外的青城为官,下定为民除害的决心,其矛头就是冲着这个刁刘氏来的。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可刁刘氏仍逍遥法外,王琰也是心急如焚。
昨日利用刑场施刑来“引蛇出洞”的计谋,虽然全歼了匪徒,可惜刁刘氏这条大鱼仍然漏网了。
不过也捉到了几个关键人物,特别是朱玉兰这个刁刘氏身边的人。
因此王知县决定,今天提审这几个重要人物,且下定决心,要不惜任何代价,严刑拷打,从她们嘴里取得口供,揭穿刁刘氏的画皮,找到她犯罪的证据,以便将她逮捕归案。
堂鼓三响,吆喝声中,知县升堂,王琰居中而坐,两旁立着李、张、邱、康四人,下面衙役、差人及青城派弟子等分两边站立。
首先押上镣铐着的廖菊蓉,对于这个青城山上著名的女匪首,那日在刁府赴宴,王琰于朦胧中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印象,昨日在刑场的打斗间,也隐约见到她飘荡的身形,却还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真实形象。
由于她的土匪行径,多在见不得人的黑暗中进行,官府中人,都没有见过她的真实容貌。
所以,今日上得堂来,立即吸引了几十双眼睛的注视。
这回算是看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