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安黎民”的豪壮誓言。
终究,王琰是个正义的青年,有着不泯的良心和一身的正气,又是一个有学问的聪明才子,他要为自己的名声和前程,也要为青城人民的利益,再作最后一博。
王琰猜测:像刁刘氏这样一个搅和得大清帝国一方宝地鸡犬不宁的人物,朝廷决不会姑息,只不过皇上为了“君无戏言”而死要面子罢了。
如果确是这样,我若能替皇上解了这个难题,岂不又是大功一件。
于是决定派出足智多谋的李强,带着几件从刁府搜查来的金银财宝,赶赴京城,上下打点,行使贿赂,打探朝廷内部对刁刘氏这个人物的看法,以备下一步决策的依据。
又过了一个月,李强从京城归来,带回了一个大家意想不到,却在王琰预料之中的信息。
原来,心思慎密、机智灵活的李强,在京城活动期间,通过贿赂,结识了一个内宫的总管太监,从他那里打探得,皇上对刁刘氏的行径也是十分地不满,当年许下“免死”的承诺时,她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孩童,没想到长大后会干出如此丧天害理的勾当,怎奈有言在先,君又无戏言,也就拿她没有办法。
那位太监对李强授意道:“只要不以官府名义出面,不要引起民族纠纷,采用何种方法?除去这刁刘氏,朝廷都不会在意。
如若因此而引发其它事端,定当拿你青城县是问!如何做法?自己定夺,好自为之吧!”其实,这几句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要王琰不声不响、偷偷摸摸地把刁刘氏暗里私决了,除去皇上的一块心病。
可是对王琰来说,杀刁刘氏并不是目的,而是借杀刁刘氏来泄民愤,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威信。
所以秘密处决,对王琰个人来说没有丝毫好处,是不可取的。
而公开处决,又违反了皇上的圣意。
确是一件难办的事。
可是,禁不住王琰的聪明、李强的机智,很快就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公开处决刁刘氏的方案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