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不分开,不分开的……」看着在自己怀里痛哭的孩子,周义仁眼角也不禁有些湿润。
周义仁其实也想带杨东旭去北京的,可杨东旭对杨家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他不知道杨家人会不会同意他的想法,所以不敢冒然跟杨家人提。
他下放到杨家村,多亏了杨家人的庇护才活到平反的一天,要是杨家人不同意他带杨东旭去北京,他要是提了,在杨家人看来就有种白眼狼的感觉了。
杨家人庇护了他,他竟然还想带走杨家的小神童。
杨东旭的难舍难分给了周义仁很大的勇气,向杨家提出了他的想法。
杨家人比他想的要开明,知道杨东旭跟着周义仁去北京,以后会有更大的成就,同意了周义仁的提议。
不光如此,杨爷爷还让杨东旭正式拜周义仁为干爷爷,让周义仁到了北京就像亲爷爷一样管教杨东旭。
杨家人知道周义仁生活也不容易,东拼西凑,几乎将村里人借了个遍,借了五百块钱交给了周义仁。
周义仁一开始不肯接受,但杨家人坚持,说是孩子以后的学费和生活费,让周义仁照看已经很过意不去了,不能再让周义仁破费。
周义仁最后还是接下了这五百块钱,但跟杨家人说明白了,这钱是杨东旭的,他只是代为保管。
杨家村这几天来了很多领导,先是区里的陈为民,然后是镇里的,最后连省里的领导也过来了。
看着那几辆小汽车开进村里,整个村子都轰动了,甚至汽车后面还跟着其他从其他村庄追过来看热闹的人。
应酬是周义仁最不喜欢的,哪怕他的性格不再像以前那么倔强。
可人情来往真的不是他所擅长的。
还好的是镇里的领导不需要他多说什么,区里的领导有陈为民在。
至于省里的都是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眼界和知识虽然不同,但很多事情却能够谈到一起。
再加上陈为民这个学生在旁边帮衬着,和几
-->>(第25/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