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过来的人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家具实物,无论款式还是质量,都可以当场感受」杨如西道:「哪要盖多大的房子啊?」「当然是越大越好,我们村子以后会慢慢成了镇子中心的,小叔在这里盖房子,以后吃租就能过好日子了」「旭子,你说我们村以后会成了镇子的中心?这怎么可能?」杨如西对杨家村的发展有信心,但要说变成河口镇的中心,这就有些困难了。
杨东旭道:「爸,你说河口镇为什么会发展起来?」「这还用问,因为有码头啊,南来北往的客商转卖货物,歇脚住宿,都得到河口镇上去」「这就是了。
现在公路运输兴起,像河口这样的内河小码头,用不了几年就会彻底淘汰掉的,到时候南来北往的客人从公路来,我们这一片哪里最方便?」这一片哪里最方便?那还用说吗,肯定是杨家村啊。
公路直通市里,附近这一片还有比这里更方便的地方吗?杨如北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杨如西,二哥是大队书记了,能盖多少房子,还不是二哥说了算。
这可是他以后安身立命之本啊。
杨如西也知道,就算批了地让小弟盖房子,小弟两口子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钱还是得由他和大哥出,便道:「回头再跟家里商量一下,少不了你的」大杨家具厂出产的梦雅牌床垫和沙发很畅销,是目前杨家村最火的企业,原本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厂,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扩产到了一百多人,而且还在造新厂房。
家具厂原本是杨家村的企业,大队里不少人吵着要入股,扩建后便吸收了一些村民入股,但还只限于红星大队的人,外边的人想拿钱入股都不可能,家具厂现在根本不缺钱。
周雅妈妈和儿子早已经在杨家村落户了,周雅妈妈有正儿八经的大专文凭,在这年代算是杨家村引进的人材了。
和周雅妈妈一起落户的是大杨家具厂的技术员,名叫周玉峰,两人一见面就对上眼了。
周雅同母异父的弟弟改名叫周文,下学期开学后要去重读初三。
-->>(第12/1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