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横刀十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8节(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一个简单的例子,从中原到河中地区,要翻越高山、涉过沙漠戈壁,还要面对各种野蛮部落,简直是九死一生。

    难度比从欧洲到河中地区难太多了,然而尽管如此,很多汉使穷尽十几年,不忘初心和使命,往返于绝境之上,带回各种水果、庄稼,使其在华夏生根……

    既然有前人摸索过,事情就好办多了。

    循着汉朝的足迹向前即可。

    李跃赶往尚武堂,三百七十三名子弟即将毕业,被召集起来。

    李跃让人挂起自己制作的世界地图,前世并不是地理专业,很多地方也不准确,但作为启蒙,和前进方向足够了。

    “大梁的未来在海上,华夏的未来在海上,尔等之未来亦在海上,祖宗先烈跋涉四方,遂有两汉之强盛,昔有汉使,今亦当有梁使,朕在此一问,可有敢效张骞、班超、傅介子、甘英、苏武者乎?”李跃在台上慷慨激昂道。

    十六国南北朝,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时代,但苦难也磨砺了人的精神和意志。

    “愿!”

    台下异口同声道,当即站出两百多英气勃发的青年。

    张骞、班超、傅介子、甘英、苏武这些人事迹原本也是尚武堂的课程之一。

    “我大梁儿郎亦将不逊于大汉也!”李跃感觉自己亲手推开了一个时代的大门,当即提拔这些儿郎而郎官,每人赐百炼环首刀一把,刻着“大梁使者”的铜牌一副,蹀躞带一条。

    十六国大乱,胡人东迁,文化互相融合,蹀躞带、圆领袍早已有之。

    好东西不管胡夏,拿过来就用,李跃从无心理负担,更不愿固步自封,文明也需要兼收并蓄。

    “赵衡,开拓四海,造福华夏!”

    “臣定不辱使命!”

    “王升……”李跃亲自发放众人,一个个勉励着。

    念到第二十七人的名字,顿时一愣,“李儁。”

    “臣在!”一个十五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