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工业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正式起步(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ᴇʀ.ᴄᴏᴍ 无广告纯净版)

    他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毛毯厂,既然是往刺绣这方面走,那就走到底,做一门精一门,所以从现在开始他就打算慢慢着手培养一个自己的手工刺绣团队,先从毛毯刺绣做起,等打出成绩之后再考虑发展到其他地方。

    要知道,在以前的旧中国,劳动力和人工是最廉价的东西,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重工业轻工业都开始飞速发展起来,机器电子一定是主流,长此以往,工人一直就处于低社会地位状态。这虽然历史的必然,但黄贺却不认为要去舍弃人工,一味追求机械化制造业,反而,在这种主流之下,人工就愈发显得可贵,就好比说是一瓶酒,时间越长,越醇厚,生活也是,过的越好,人们就越来越开始注重物质的享受,越是原滋原味的东西,在那些消费者眼里就越是珍贵。

    民间的手工艺人在这些年都逐渐开始没落,就好比说王博的棉纺织厂,一些大的工厂都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靠燃煤靠电力,半自动化的生产速度快,精度高,并且只需要极少的人工,收入比支出高,自然就发展起来了。而王博的棉纺织厂一直都是沿用从前的生产方式,纯手中制棉,纯手工订线,速度慢不说,看着也没有机器生产的美观,不排除有的人就是喜欢传统工艺,但这样的人终归是少之又少。

    毛毯厂要想走去这个圈,就得与时俱进,所有黄贺才想着把生产车间做出来,先扩大生产,再扩充人员,该用手工的还是得用手工,要知道,方法得当,手工有时候也是财源。

    王刚,李恒还有袁攀三人那边的效果也还不错,拉到了三四个中等工厂的赞助,不得不说平时多混混场子还是有用的,搞起交涉来成功率也高了许多,有三四个赞助就够了,黄贺并不要求过高,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个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