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一出,得到了不少反对者的赞同。
他们许多人都是三四十岁才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的,能坐在这里的官员,基本上年龄都已经是五十岁往上,年龄超过六十岁者更也有不少。若是按照他们陛下的这个意思,他们这些人不得全部都回家荣养去了?
因此他们陛下的这个提议,他们自然是不能赞同的了。
“正好,你们提起了这个事情。朕今日也在这里顺便的说一说。”既然有官员担心这一点,韩凛也顺便提一提他的一点想法:“如果一个读书人,一辈子都在参加科举,屡试不中的话,那就证明这个人不适合走科举的道路,就没必要继续在这条路上死磕到底了。”
“科举进仕这条路走不通的,就换一条路走。读书,应讲究学以致用,如果所学没有用处,那这个人一生就浪费在读书的这件事情上,就太可惜了。朕是认为,这没必要。”
“所以朕今日在这里决定,往后报名参加乡试的考生,年龄限制在四十岁以下;参加会试和殿试的考生,年龄限制在四十五岁以下,不得超过四十五岁。超过四十五岁的考生,将不再允许报名任何的科举考试。若是真的有才能者,或者是前面已经取得过功名的人,个人可以向地方官府申请,朝廷将会根据申请者的才能,安排到相关的地方去做事。”
“礼部尚书,你把朕说的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增加到科考的报名和地方人才录用通知的告示里头,让地方官府人员告知所有的书院以及考生们。回头朕这里让人印一沓申请表给你,你把申请表和告示一同发给地方。”
底下的官员们听到他们陛下的话后,一个个都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他们陛下会限制考生的年龄。
被点名的礼部尚书站了起来回道:“臣领旨。”
“还有朕前面所说的退休问题,你们也不用急着反对。若是你们的身体条件允许,到了六十岁以后依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个人是可以继续向吏部提交继任申请的,朕会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决定是不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