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背对着自己,拐个弯就要离去。那一刻他的脑海中闪过楚流雪和楚随烟的话。
——我师父陶眠虽有千年修行,却是稚子心性。在山上吟风弄月还好,若是离山,恐被有心之人利用。这话说得为时尚早,但……你若在山外遇见了他,还请,多照拂。
——小陶师父心善,见不得人间忧疾。他嘴上说着不愿招惹因果,但万万不忍见谁在他面前受苦。一颗真心,不可容人糟践。我作为桃花山的弟子,却犯下诸多业障,已是无颜面对他。苏兄,他日如若在何处与吾师相逢,劳烦代我捎去一声问候,这是我的不情之请。
在陶眠彻底消失在拐角前,苏天和开口。
“你的两个徒弟,都跟我说过,让我在外面帮衬着你。”
陶眠停下脚步,庭中的绿枝垂在他的后背,与青色的衣装相映成趣,萧然而素净。
“我们三人,各自有欲望,各自有所求。欲望和所求交缠在一处,成了死结,除非有快刀斩断。陶眠,我不求你的谅解,甚至你在这里对我刀剑相向,我也不会有怨言。你在桃花山对我有收留的恩情,我始终顾念,我不是恩仇不分的人。”
苏天和的声音落地许久,陶眠才有回应,叹息着,在幽冷的长廊间显得寂寥。
“我不过给了你几只桃子,就称得上‘恩’。我的两个弟子对你都曾推心置腹,你又怎么忍心,筹谋算计,让他们两败俱伤呢。”
世人多机心,陶眠只不过没有挡在苏天和的面前,碍了他的事。
而现在他的好心提醒,或许只是对自己良心的一种补偿。
这回默然的人换成了苏天和。
往事已逝,尘埃落定。陶眠不愿时时陷入感伤,他背对着人挥挥手。
“感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也会多加注意。”
苏天和不禁又言。
“陶眠,就算你不信我,有些话我也要谈。魔域也好,妖境也罢,和仙是站在对立的两岸。或许有极少数的魔和妖因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