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得生出一丝喜色。
“荣姨终于记得我了么?”
“她一直记得你,只是偶尔没睡醒,叫错罢了。”
元日扒了两口饭。
“我想荣姨的身子早些好。若是老天能保佑她好,叫我考不上功名也成。”
“小孩,别乱说话。小花的身子会好,你也能考取功名。”
“我其实对做官这件事,没什么执念,”元日放下筷子,嘴边还粘着一粒米,一本正经地对陶眠讲,“只是读书是我唯一会做的事。我会什么,我就去做了。”
陶眠的眼睛弯起,摸摸少年的头顶。
“元日,你有这种心性,才能走得很远。”
仙人把自己面前没动过的那盘荤菜,换到了少年的碗边。
“陶师父对做官这件事一窍不通,但我知道,有多大碗,吃多少饭。你会什么,你就去做。不至于勉强自己,也不会虚度光阴。做人要无愧于己,无愧于天地。”
元日点点头。
“我记下了。”
他又闷头扒饭,忽然咬着碗边,嘿嘿笑起来。
“笑什么?”
“陶师父虽然不想收我这个徒弟,但您把道理都教给我了。”
他有小小的满足和得意,少年人的心思像烧开了、把壶盖顶起的水,满溢着,藏都藏不住。
“还是孩子心性,”陶眠摇摇头,不禁笑起来,“你知道做我陶眠的徒弟要吃多少苦头么?有福之人勿入陶门。”
“您别这样说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桃花山的徒弟,受了百般磨难,千锤万凿,走出山后肯定也是大人物啊。”
“确实都是大人物……不过,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苦楚,也做了许多身不由己的事。”
“但是……还有很多人,受到他们的保护和帮助啊。陶师父,你的徒弟都是一宗之主、一国之君,他们在位的时候,不也是在为宗门殚精竭虑,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么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