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姐夫是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1节(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洲修建铁路,甚至远不是各布政使司修建铁路可比的,哪怕是近日安南的铁路计划,在张安世的大计划面前,也不过是小儿科。

    新洲的土地实在太广袤了,甚至可以与大明关内的疆域相媲美,如此广袤的土地,要沿着海岸线修建出一条铁路,这样的工程,几乎等同于眼下大明铁道部的铁路修建计划。

    一个如此巨大规模的计划,就意味着天量的资金。

    而这资金,也只能张安世自行筹措。

    张家有的是银子,这些年,可谓是源源不断地将大量的收入,解送新洲。

    可这依旧,无法满足这个计划的需求。

    杨士奇那边折算过,眼下的资金缺口,至少还在九千万两纹银上下。

    这也是为何,张安世非要趁着此次电报的缘故,低买高卖,借此大赚一笔的原因。

    此次,倒是赚了三千余万两,可算是把商人们坑苦了。

    可眼下,依旧还有不小的资金缺口。

    于是乎,张安世不得不打其他的主意了,毕竟……不能总是逮着一群人往死里薅吧。不管是什么,张安世更倾向于细水长流!

    次日清早,张安世便拿着一份章程,进宫觐见了朱棣。

    朱棣细细看过了章程,点点头,随手将章程搁下,便道:“大理寺与刑部,律令勘定?怎么,眼下大明律,有什么不足吗?”

    张安世道:“陛下,不是不足,而是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其律令是针对当时的情况,可如今,天下的许多情况,都已改变。正因如此,所以依旧沿袭太祖高皇帝时期的律令,只恐不合时宜。臣了解到,眼下不少的商贾之间发生纠纷,亦或者雇主与伙计滋生了纠纷,官府竟没有发条可以引用……”

    朱棣露出几分不悦,皱着眉头打断张安世道:“这就是你糊涂的地方,什么叫太祖高皇帝的律令不合时宜?太祖高皇帝何等的圣明,他的律令,如何会不合时宜呢?朕至孝,你这样的说法,叫做对子骂父。”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