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姐夫是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3节(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住车了。

    自然,对于倭国的关注,却几乎是许多人最在意的。

    一年过去,这倭国的情况,其实大家都不敢轻易论断,毕竟有了上一次叛乱,使许多人意识到,扶桑那边的情况比自己管中窥豹来复杂。

    而到了永乐二十八年,当今皇帝的七十大寿已不期而至。

    对于朱棣而言,人到了迟暮之年,他已不知自己还能享几年太平了。

    天下的政事,几乎都放手给了儿子。

    而对于监国的太子朱高炽而言,则决心大操大办这一次的寿辰。

    一方面,显示为人子的孝心。

    另一方面,则是内帑的盈余实在太多,即便操办一下,倒也无碍。

    于是诏书一放,便令有条件的藩王们回京祝寿。

    早在半年之前,各项事务便开始准备。

    朱棣显然对于这样的事,并不热心,可想到自己的兄弟、儿子、孙儿们都可能回京祝寿,竟也没有反对。

    毕竟人老了,就更念一点亲情,这些许久没见的亲人,朱棣还是想见一见的。

    此时,最为忙碌的就是礼部和鸿胪寺了。

    而不少的藩王,显然在此次,倒也都上了心。

    且不说在海外这么多年,离乡万里,也甚是思乡心切,况且回来见一见陛下,哄一哄陛下开心,说不定还能捞一点好处,就算没有好处,好歹……购买的军备火器,多打一点折也是好的。

    其次便是,趁此机会,去祭拜太祖高皇帝的陵寝!

    人在海外,经常征战,对于征战的人而言,往往或多或少,都有几分迷信,总觉得……自己该多祈一祈太祖高皇帝的保佑才好,有他老人家保佑着,自己在海外方能顺利。

    于是诸多藩王,纷纷回电,有的早早启程,有的即便因为战事,无法成行,却也派了自己的儿子代往。

    天下各藩的特产,如今也成了寿礼。

    而此时,赵王和汉王终于先行回京了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