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节(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连辩驳都没有机会辩驳了。

    这时候,副榜傅于仁和生员刘江月才反应过来,试图指挥着魏知友的五百士卒,强迫张顺把知县何复和魏知友二人释放出来。

    所谓副榜,是相对正榜而言。

    嘉靖年间,设有乡试副榜,每录取五名正榜,则额外录取副榜一名。名列副榜者准作贡生,但是不能与举人同赴会试,只能应下届乡试。

    这副榜傅于仁便是如此,虽然算不得举人,地位仍然高于诸位生员。

    他与刘江月都是何复看中的人才,虽然一个是满腹经纶,一个是老成持重,但都不是精明善变之辈,很难迅速想出解决当前问题办法。

    张顺见他们要玩硬的,不由哈哈一笑,高声喝道:“我乃三十六营盟主舜王是也,贼不杀贼,此时不降,更待何时?难道还要和我刀兵相向吗?”

    第73章 降与不降

    傅于仁、刘江月本来反应就慢,听闻了张顺的言辞更是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

    反倒魏知友闻言脸色大变,不等他出声喝止,就看到他带来的那五百精锐闻言果然纷纷弃了武器,跪地请降。

    他们纷纷呼喊道:“舜王乃义军总掌盘子,我等焉敢与舜王为敌?往日欲见舜王一面亦不可得,如今幸得相见,誓死追随舜王左右!”

    嵩县知县何复、傅于仁、刘江月以及徐全等人哪里见过这种情形,顿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原来“贼不杀贼”就是义军之间默认的原则。更何况之前大家在山西同甘共苦对付官兵,只能同心协力杀敌,方能有一线生机。这是“与子同袍”的生死交情,岂是一时半刻可以改变的?

    等到“闯将”等人渡过黄河,攻打嵩县的时候。这些人之所以愿意跟着魏知友投降官兵,只不过是对义军前途悲观失望罢了。

    这其中最令这五百精锐愤愤不平的事情,便是“舜王”数救义军于危难之间。一则他用兵如神,数败官兵;二则他保障给力,义军吃食不缺。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