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闻言不由笑道:“你倒是好胆气,若是落入其他义军手中,岂能有好?”
“好在我并非彼辈之人。当今天子之父光宗不当立,当立者乃嫡长子福王也。我只是听闻因为当年朝中奸臣弄权,以致于此。如今我欲举大义,讨不臣,以振朝纲。”
“然后内灭流寇,外逐鞑虏,治天下太平,吾心足矣。将军果有忠君爱国之心,何不随我讨贼,赢得一世富贵?日后,哪怕封侯拜相亦未尝不可!”
张顺一席话,只把曹变蛟说的双目睁圆了。
咱们不是在说“降与不降”之事吗?怎么就突然绕到朝廷哪里了,我是否忠君爱国怎么就和投降流寇扯上关系了?
第112章 隔河对峙
不要说曹变蛟有点懵,连张顺麾下的刘成、姬程都有点发懵。被人骂“贼寇”骂惯了,突然间自己成立“忠君爱国”人士,都有点不太习惯。
曹变蛟更是半晌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喃喃自语道:“此话当真?我只是一介武夫,不晓得什么嫡庶之争,只是叔叔如何,我便如何!”
“你是个未断奶的孩子吗?什么事情都要听自己叔叔的!”张顺轻笑道,“既然如此,我且让你心服口服。”
“你且让这些士卒放下武器吧,我保证暂且不杀他们。等我破了你叔叔曹文诏的大军,再来与你分说!”
曹变蛟有心辩驳,却有不知从何说起。他只是心道:“贼子休得猖狂,早晚让你识得我叔叔曹文诏的厉害!”
遂后,悟空便携着曹变蛟又去了战场。曹变蛟望着被义军围困的官兵,虽然犹自顽抗,其实与待宰的猪羊也没什么区别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论曹变蛟战场之上如何凶猛,视人命如草芥,那终究都是一些不相干的陌生人罢了。
而他他麾下这些家丁却有所不同。在曹文诏厚养之下,大多数和他们曹家自己的奴仆也没什么区别。
甚至有的人还教授过他武艺,有不少人自己见了面也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