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请我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4节(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东虹螺山人氏,与吴三桂有“同里戚谊”,不过他出道要比吴三桂早得多。

    早在壬辰倭乱之际,他就参与过海上运送粮草之事。

    其后又先后在辽东、甘肃、浙江、昌平等地任职,可谓是资历之老,经验之丰富,无逾之者。

    奈何有句古话叫作“有智不在年老少,无智空活一百春”,很明显,这陈洪范就是后者。

    虽然他资历老,履历丰富,但是屡战屡败,功勋不彰,故而声明不著。

    好巧不巧,正赶义军东征,后金南下之际,这陈洪范曾一纸文书递到中枢,“议平辽(东)、广(宁),用海犁庭”,也就是从海上攻击后金。

    于是,崇祯便封他为沿海总兵官,挂平虏将军印,进太子少师,抽调各镇水师,准备进攻后金,刚巧躲过了前番大战,便滞留在登莱。

    “陈元帅,如今‘顺贼’汹汹,天下不靖,不知何以教我?”双方分定主客坐下,略作客套以后,朱大典便忍不住开口道。

    “军门说笑了,天下之大,以末将之鼠目寸光,何敢奢言耶?”陈洪范闻言苦笑了一声道,“但是若问山东之事,末将倒有一计,不知成也不成!”

    “元帅请讲!”朱大典闻言不由精神一振,连忙开口道。

    “陆战,贼之长技也;海战,我之所善也!”陈洪范闻言不由笑道,“如今‘贼子’逼迫颇甚,我何不使一个釜底抽薪之策!”

    “釜底抽薪?”朱大典听他的话,倒是猜出了三分,“不知陈元帅准备抽哪个釜底的薪?”

    “当然是这里!”闻言往地图上一指道。

    “天津?”

    “天津!”陈洪范点了点头,笑着解释道,“今我有水师七千,战船四百余只,本为救援朝鲜,援助东江而设。”

    “不意东江降贼,朝鲜降虏,该水师遂无用武之地,今正合用之!”

    “我意避实击虚,攻其天津,若其无备则夺之,若其有备则扰之,必令其不得南下!”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