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6节(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能进入到坐忘之境。只不过大部分人都被俗事缠身,心灵蒙尘,自身感知也大大受限,心已不净,求道之念亦是不坚,谈何坐忘?”

    庄生轻轻摇头,道:“即使如此,也并非绝无坐忘可能。很多人生前被外物蒙眼,到了老时,反倒浑身清净,再无杂念。

    临死之际,神魂消散,化归天地之前,反而是有可能进入坐忘之境。

    只是那种时候,寻常人的神魂过于驽弱,大多并不能如孔兄般感知到那般遥远的范围,甚至只能勉强‘察觉’自身,一切回忆于眼前走马观花般游荡而过,却是历历在目,尤为清晰。

    如此,又何尝不是一次坐而忘道、舍我无忧呢?”

    “竟是如此!”

    顾担心中浮现出不少关于很多老人临走之前,会以极快速度阅览一生的说法。

    原来那不是传说,而是坐忘之境。

    只不过,寻常人自身的感知有限,能够观察的甚至只有自己本身,一生也仅有那一次机会而已。

    “坐忘之境,对自身有着极大好处,对体悟天地也有极大的好处。前提是,能够成功苏醒过来。”

    庄生说道:“孔兄得而复失,此乃大幸!”

    第347章 一份契机

    得而复失,此乃大幸!

    世人皆求得,可坐忘之道,尤重其失。

    若不能从那种状态脱离出来,再如何高妙的感悟,也将就此消散,身融天地,魂消道陨。

    看似是一条堂皇大道,实则险恶至极。

    最接近大道的时刻,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刻。

    顾担两次进入坐忘之境,一次差点把自己搞死,一次神念枯竭,头痛欲裂,代价不可谓不惨重。

    “世间竟还有如此奇妙之修行法。”

    顾担亦是叹为观止,很难想象当初的那群修士,都是怎么在这一条路上走下去的。

    “我这里有一些关于坐忘之道的典籍,乃是自师傅那里得来,孔兄不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