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4节(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简单,法家领袖怎么可能会想不到呢?作为荀子的徒弟,您开创的法家却狠辣至极,理应无甚仁心才对,怎到了此事,反而故意装作不知呢?”

    韦大司马心知要论起法理乃至律法这种东西,全夏朝的人加在一块儿可能都不是对方的对手,但没关系。

    咱可是武夫!

    武夫才不管那些东西!

    拳头大就是道理。

    而如今,夏朝恰巧是最大的那个,远比周围任何国度都要大的多,一起上都不够夏朝打的那种。

    何况此前天灾降临,无一国幸免,但夏朝的底子有两位帝王的努力,雄厚无比,虽有所损伤,却根本算不得伤筋动骨。

    可别的国度就远没有夏朝那么强盛了。

    一次极大规模,波及全国的地动,少说也得十余年修养都不一定能够恢复过来。

    这个时候,你特么跟我谈仁义道德?

    简直是贻误这天赐良机!

    当真是读书读傻了,还不如他这个武夫直接。

    韦大司马毫不避讳的直接说道:“此时大雍、大祈等国伤亡惨重,其国力跌至低谷。这个时候求助于夏朝,为何夏朝就要给他们救助?

    若是大雍、大祈等国的子民在夏朝的领导之下,又岂会出现活生生被饿死的局面?这个时候最大的仁德,根本不是给予粮食,救助他们的子民。而是将那些国度无能的皇帝连根拔去,直接归入夏朝的国土!

    如此,才是真正治标也治本的方法!

    可现在呢?接济各国……是,夏朝是很有余财,也不介意接济一下那些水深火热、受苦受难的百姓。

    问题是我们本可以做的更好,为何要故步自封,反倒是让那些酒囊饭袋掌管庞大的疆域?”

    韦大司马拍着胸脯,冷声说道:“我是个粗人,却也懂得长痛与短痛的道理。

    而你,已经老了!

    竟还在抱着以前的观念行事!

    看看如今的天下,周围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