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6节(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这是一样的道理啊!

    工具也好,制度也罢。

    最关键的是,掌控着他的人。

    而与墨家、儒家不同的是,法家立身之本就在庙堂,就是最熟悉那一柄刀的人,甚至掌握着如何铸刀的手艺。

    但也仅仅是手艺了。

    真正握着刀的人,不是法家,从来都不是。

    郑非只有想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搞清楚法家的作用是什么。

    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无惧权贵……这些东西当然很好,若没有一星半点值得欣赏的地方,顾担也不可能给郑非一个机会。

    但有这些东西,仅仅只是合格的持刀之人,连铸刀都做不到,更别说是做刀的主人了。

    “律法是因人而定,自会因人而变。同一套律法,对不同的人来说,作用不一样,不很正常么?

    你说那头青牛是凶兽,在寻常人那里,固然无错,千百个普通人都不是那头青牛的对手。如此说来,自是大凶至极。

    可若青牛在强者的手中呢?武道宗师的手中呢?青牛还能算是凶兽么?

    抱着律法研读,将其记在心中当然是一件好事,可若不懂得变通的道理,认为落下的笔墨就永远正确,何尝不是一件蠢事呢?”

    顾担不遗余力的为郑非解惑。

    看的启志帝眼中满是羡慕之色。

    顾先生回来这么久了,可从来都没有跟他说过这么多的话。

    当然,往好的地方想,他除了想法曾略略有悖于顾先生之外,其他事情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无需顾先生苦口婆心的教导。

    一番详解,鞭辟入里,如果这都听不明白,那就连正常人都算不上了。

    郑非明白了顾担的意思,尽管心中还是有些难以接受,但在绝对的真实面前,完全无从辩驳,除非他准备抛开事实不谈。

    虽然郑非很执着于“法不可违”这件事,却也没有傻到那种程度。

    他自己也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