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老戏骨们更愿意接电视剧,除了钱多,更主要的,电视剧的节奏慢一点,他们的演技已经达到了随意自然,举重若轻的境界!
只是,吕中老师在说那段‘把你的衣服脱下来’的时候,故意压低了声音,这个应该是话剧演员的通病喜欢自带情绪…
《调音师》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男主角从小练习钢琴,然后一次重要的钢琴大赛他失败了,对荣誉太过渴望,一旦败下阵来,等待他的就是无底的深渊,甚至对自己的鄙视和对世界不公的怨恨。耗子啊,他挺过来了,有了新的身份,钢琴调音师。
但他“聪明”地更深入的想了想,透过泰姬陵的故事,他认为自己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人们认为失去会让人更敏感。换句话说,如果他是盲人,他的耳朵就会更灵敏,他的订单也会更多。
也确实如此了,健康的人对残疾人总有一点点怜悯之心,所以小费给的大方;也缺少防备,使得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对别人的私生活加以窥探;再加上对“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笃信,这些因素足以使得男主角过上如鱼得水,轻松自在的日子。
可惜,他还是被发现了!
代价就是大祸临头!
“盲人”调音师来到新顾客的门前,按了门铃,但是没有人应答,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日程本确认地址是否正确。地址是对的,再按门铃。这次终于有人应门,是个女人,女人开始推脱自己丈夫不在家,不想让他进门,可他却以自己是盲人为由非要她开门解释一下。得不到门内人的答复时,第三次按铃…
女人,也就是吕中老师饰演的角色,之所以不想让调音师进门,是因为她刚刚杀死自己的丈夫,还没来得及处理现场,这时当然不想让别人进来。
调音师的“执着”和愚蠢,让他身陷险境!
《调音师》真正悲哀的地方在于,这位年轻人本不是一个盲人,伪装的时间久了,他其实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盲人,甚至用盲人的方式去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