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会导致一个情况发生,商业电影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文化间是具有隔阂的。一部大制作的电影,如果不是科幻,那么一般就是奇幻背景。然而,这些电影想要有特色,就必然需要承载一些自己独特文化的东西。”
“例如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和日本电影《仓物语》,虽然在本土成绩不错甚至是划时代的,但在中国电影市场基本都如石沉大海,连个响都没有,这就是文化间存在隔阂造成的。”
“当然,有时候文化间的差异也会带来一些优势,比如《英雄》、《卧虎藏龙》在北美市场成绩也很优异,但这种成绩,始终只是一种新鲜感带来的个例,中国风武侠片动作片的确造就了李小龙、成龙及李连杰等一些影星甚至巨星,然而和整个好莱坞电影比起来,最多只算是一个点缀罢了…”
“再进一步分析,如哈利波特系列和指环王系列,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佳绩,这也得益于欧美文化的强势…”
“总而言之,文化、审美、价值观虽然是形而上的东西,但反映在电影上,这东西却是实打实的能转化成票房的。虽然这个转化过程是辩证的,难以捉摸,但掌握了观众的审美,确实就意味着成真金白银。”
“所以,不管是出于赚钱,还是出于个人喜好,我们肯定是要做科幻电影的!”
“那为什么一定是科幻电影呢?”
“因为科幻电影的隔阂是最小的,容易走出去!”
“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呢?很多电影人认为中国电影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服务当下!”
“这个大概是我们研究了中超联赛的关系,中国足球水平每况愈下,虽然有千千万万的原因,但我们都觉得,这和中国足球的市场太大、赚钱太容易有脱不开的关系。当一只球队可以轻松赚钱的时候,就根本没必要注重于投资大、见效慢的基础青训,久而久之,在市场的宠溺下,连本来还有的两把刷子都丢掉了。”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