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开始追击朱珍。
朱珍严格执行朱温的命令,和张郅一交战就假装溃败,张郅之前被汴州军打的心里憋着气,现在有机会出口恶气,哪里会放过,加速追赶朱珍。
但是此时朱温已经在必经之路上埋伏了下来,等到张郅大军经过的时候,伏兵四出,张郅大军一时间大乱,被朱温大军分成了三段,首尾不能相顾,结果大败,全军死伤殆尽,张郅在亲兵的护卫下逃到了蔡州向秦宗权请罪,而暴怒的秦宗权竟然将张郅直接砍了脑袋,估计清醒了的秦宗权可能会哭死,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平心而论张郅能力还是不错的,是当时秦宗权手下的第一大将,但是现在却被秦宗权砍了脑袋,以后他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不多了。
经过这一次战役秦宗权的实力进一步萎缩,渐渐处于战略守势,汴州战役引发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之前秦宗权占领的那些地盘,守军一看十几万大军都不是朱温的对手,他们这些孤军那里是对手,当即纷纷撤走,回到了蔡州大本营,这些地盘后来基本上都属于了朱温,朱温通过这一次胜利基本上在政治上和军事声望上奠定了在中原的霸业基础。
此后两年朱温步步紧逼,在龙纪元年(公元889年)二月,最终秦宗权被手下申丛打断了双腿,然后传信给朱温,想要投降。但是此时到了抢功劳的时候,秦宗权已经完蛋了,谁要是能够带着秦宗权投降了,那么肯定是富贵荣华高官厚禄。于是就在申丛等着封赏的时候,他的部下郭璠干脆杀了申丛带着秦宗权投降了。
对于朱温来说,重要的是秦宗权,至于是谁送来请降,根本无所谓。
二月朱温派人将秦宗权送到了京城,皇帝令人把他杀死在一棵柳树下面,当时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说的是秦宗权关在了囚车里,还探出脑袋对身边的官员说:“大人,你看我秦宗权像是造反的人吗?我可以一心为国,赤胆忠心啊,只是报国无门!报效国家没有效果而已,我是忠臣啊!”结果周边的人都笑了。但是还是没人搭理他。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