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实意的,毕竟他当时的环境已经基本上到了绝境,所以为了活命时溥主动提出和解,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为什么后来又反悔了呢?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时溥真的担心朱温会杀他,而且他让出了感化军,他不知道皇帝会任命他什么职位,这样不确定的未来,可以说是用小命来赌博,时溥不敢赌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在和朱温谈判的这一段时间里。徐州兵恢复了不少,这让他觉得应该还是有能力和朱温打上一仗的。第三个就是当时汴州的主力都在攻打朱瑾和朱瑄两兄弟,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朱温得知了时溥反悔的消息之后,十分愤怒。在十一月份成功攻占了濮州之后,和朱氏兄弟俩的战斗告一段落。朱温再次把目光瞄上了时溥,这一次他不准备再和谈了,而是准备直接拿下徐州。
时溥一看朱友裕带着十万大军又来了,硬打他肯定不是对手,除了一方面固城坚守之外,还向兖州的泰宁军节度使朱瑾求援。
景福二年(公元89年)二月,朱瑾得知消息立刻带着两万大军赶了过来,朱瑾知道,此时他和时溥就是唇亡齿寒,只有团结一心,才有可能阻挡住朱温,而不至于被各个击破。
但是朱瑾的行踪已经早早的被朱温探知了,而且朱温也准备了后手,当时霍存驻扎曹州境内,目的就是监察兖州。
所以朱瑾带兵出发的时候,霍存已经走到了前面,在徐州东面拦住了朱瑾,当头敲了兖州军一棍。而时溥听说朱瑾带人来了,也率领城中的军队,想要冲破汴州军的包围回合朱瑾,不过没有成功。
后来不久,霍存设伏再次击败了朱瑾,至此朱瑾主力被毁,仓皇逃回了兖州,徐州之战大局已定,不过唯一遗憾的是,霍存在交战中被流箭射杀。
此后庞师古数次击败时溥,最终在四月二十一攻破徐州城,时溥自知落在朱温手中也是不得善终,干脆把家中积累的财富和妻子儿子都弄到了燕子楼,一把火烧了,自焚而死。至此朱温完全掌握了感化军驻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