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十国那些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收服河中(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了在中原可以说在北方最强大的藩镇。

    对于王珂而言,此时的局势虽然已经十分紧急了,但是还没到最后关头,要是他真的去了河东,恐怕这一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河中,就算是回到了,河中节度使这个土皇帝和他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所以他准备做一下最后的抗争。他又开始找靠山了,这一次找的是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这个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因为之前王珂和李克用走得近,李茂贞曾经支持王珙争夺节度使,也算是和他结过怨。

    李茂贞回话就一句:“自己没本事守住,当初和王珙争什么,现在自作自受,俩字活该。”结果也不出兵。

    无奈之下,王珂只好在墙上挂上了白旗,又找到了当时围城的大将张存敬,表示愿意投降朱温,估计这个结果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包括朱温。

    王珂给张存敬传了个信:“我和朱大帅有点世交,现在我准备投降朱大帅,但是要让大帅亲自跟我谈!”

    张存敬得到了书信,急忙转交给了已经回到了洛阳的朱温,朱温一听很高兴,立马赶到了蒲州。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蒲州的时候,中途路过了王重荣的墓地,朱温专门找人重新修葺了一遍,然后亲自前往吊唁,感念王重荣对他的恩德,主要就是当年要不是王重荣,恐怕就没有他朱温的今天之类的话。

    对于朱温的这个行为,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个方面就是朱温的确是对于王重荣心怀感恩,十分怀念王重荣。而另一方面就有可能是为了让王珂放心投降。

    等到朱温到了蒲州,王珂原本是准备“面缚牵羊”而出,但是被朱温制止了,按照正常的礼仪完成了投降仪式。

    既然说到了“面缚牵羊”,我们就扯两句古代投降的规矩,这一类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除了面缚牵羊之外,还有衔壁、袒肉等。

    “面缚”就是双手反绑在身后,表示放弃抵抗臣服的意思。

    “牵羊”顾名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