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次调动是一个失策。说朱温糊涂了,只要是李思安能够西进,那么李克用必然让周德威分兵回援。这样一来,潞州的局势立时就能发生巨大的转变。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当时朱温对于康怀贞已经十分不满了,他急切的想要换掉主帅,请注意是换掉主帅!而不是从全盘考虑谋求全局的胜利,或许当时朱温对于康怀贞的能力已经产生了怀疑,认为就算是有全盘的策略康怀贞也不足以独当一面。所以让李思安跑回潞州接替了康怀贞的职务。
而另一个可能就是在卢龙军镇的李思安并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西进,而刚刚臣服的刘守光并不足以让朱温信任。所以这才舍近求远让李思安跑回了潞州。
李思安这个人是朱温手下的一员猛将,骁勇无敌,但是他只能算是一个大将,不能算是一个统帅,所以他到了潞州前线还是沿袭了康怀贞的战略,那就是围城。
但是在康怀贞原定战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比如在原先所挖的壕沟前面建立堡垒,然后在壕沟的外侧建立高墙和堡垒。这样一来就在潞州城外又围了一圈,做成了一个外城!当时这叫做夹城。
李思安这个人脑瓜不够用,这直接体现在他的行动上和奇思妙想上,仿佛这行军打仗就是过家家一般。
为了达到长期围困潞州的目的,李思安大量的从河北河中等地调集粮食,而为了保证粮食运输的安全,他竟然异想天开的建立了一个准备让运粮车经过的甬道。这个甬道就是在道路两边建筑高墙,让河东兵根本进不来!然后他的运粮车就能顺顺利利的通行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套路那绝对是幼儿园的水平,一方面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不说,还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为只要是对方稍微留神,那么这一条甬道就很难建造起来,毕竟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了朱温这十多万大军的统帅,这一次说朱温用人不当,那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