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今天他的四弟也用这种方法杀死了他。
朱友硅死了之后,被废除了皇族身份,贬为庶人。而后朱友贞登基。当时在登基的时候,对于在东都还是西都举行登基大典,还产生过争议。最终还是朱友贞拿出朱温在东都汴州这里发家这件事说事,最终把登基地点定在了开封。
其实有人会问,这在哪里登基还有什么讲究不成?不仅仅有讲究,而且关系还大了。
朱温那时候,东都开封是是首都,西都洛阳市陪都。到了后来朱友硅称帝,就住在了洛阳,那时候基本上洛阳就成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所以一个地方首都和陪都的地位那是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在洛阳势力根深蒂固的一些家族和官员想要让朱友贞到洛阳去上任,那样一来他们的势力就能趁机扩张,就算是不能扩张,也不至于衰落。
但是朱友贞他在洛阳毫无根基,而相反,他在开封呆的时间比较长,在这里有他的根基,就算是他在这里称帝,方便了不少,而且安全了不少。
要是他前往洛阳,他需要重新培植自己的势力,这样一来得不偿失。所以最终朱友贞还是在开封登基称帝,也算是巩固了开封作为首都的地位。
朱友贞登基之后,干了几件事,最关键的就是拨乱反正,基本上在朱友硅时代被打压和不公正待遇的人,都先后恢复职务和名誉。
博王朱友文之前被朱友硅诬陷,此时也拨乱反正,恢复了一切爵位和官职,而且还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名誉,定义为大梁国的好臣子,朱温的好儿子,朱友贞的好兄长。反正人已经死了,说得再多也没关系。
至于朱友谦,朱友贞也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恢复了他的一切官职和爵位,而且恢复他的一切荣誉。这样一来朱友谦也重新回到了大梁的怀抱做起了自己的藩镇。
而其他的一些反叛武装,基本上都被拨乱反正,但是那些投机者,自然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湮灭,没有在历史中留下一点痕迹。
虽然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