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十国那些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尽失河北(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更简单的多了,还有两个州,一个是沧州一个是贝州。沧州没啥说的,河东的大军一到,当地的节度使直接就跑了,后来还是城里的的小将出面,投降了河东军,至此在河北大梁还有一块地方,那就是贝州。

    贝州,到了现在已经被围困了一年多,贝州的刺史比较有骨气,不投降,甚至到了城中却吃得没穿的时候,还是不投降。

    但是这能不能说,贝州都是忠臣良士呢?其实当时贝州的那些领导们也想过出城投降,特别是河北几乎全部被河东占领之后。

    但是他们又分析道:“河东军已经围困我们一年多了,给他们造成了不少的损失,按照习惯,现在我们投降也是被他们杀了报仇,要是撑下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们这个分析十分精准,按照河东的习惯,可以说当时很多军队都有这样的习惯,投降要趁早,要是打起来了。双方有了损失,而且局势比较明朗的时候投降,那绝对是自己找死。

    后来因为贝州的刺史还想着投降或许会有一线生机,所以就像投降换条活命,但是却被城里的士卒杀死了。

    这些士卒这个时候,一个个都是精神百倍,他们期待奇迹的出现,或许朝廷派了援兵、或许河东兵被契丹牵制,突然撤了呢?

    但是一直到了最终,到了城里撑不下去的时候,那时候城里面能吃的都吃的,甚至能吃的人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就算是不投降,在城里也是一个死。

    所以这些士卒最终还是决定投降,但是他们有个条件,那就是他们要穿着盔甲和兵器投降出去投降,他们害怕被杀。

    当时河东方面负责谈判的,立刻就同意了,让他们穿着盔甲和带着武器,全副武装,只要是出城就行。

    但是数千名守军出来的时候,却立刻就被河东军包围了,然后围歼而死。结局在五代算是称得上悲壮了。

    贝州投降之后,在河北,大梁唯一的一个据点黎阳,但是一个小小的黎阳已经不能对大局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了。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