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那就要越爱惜羽毛,可是郭崇韬不这样干。
一开始平定了梁国的时候,梁国的人都争着给他送礼,想要活一命,郭崇韬都是来者不拒,只要是给他那就收。
这个时候就有人劝他了,要他看戏羽毛,您不要被人抓住了把柄。但是郭崇韬却是微微一笑说道:“梁国贿赂成风,我要是不接受,他们肯定心里不踏实,不利于我们后期对于梁国的接收。”
这句话可以说把一个将国家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伟岸无私的形象完美的勾勒了出来,而按照后面的发展,郭崇韬的确是这样的人,他对于后唐和李存勖的忠诚的确是死心塌地的。
可是这也暴漏出了他个人的一个人格缺陷,那就是自我感觉良好,他在接受梁国大臣们的贿赂的时候,在他看来这是为了稳定梁国的局势,但是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在公然受贿。而就算是李存勖也不可能对郭崇韬的行为不产生一丝的怀疑。
可是郭崇韬就是觉得这天底下的人都会理解他,都应该理解他,所以我们说这一点正是郭崇韬的一个不足,自信心过足,自以为是,也太高估了他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更高估了他在被人眼中的形象。
后来虽然在一李存勖的大规模活动中,他主动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捐了出去,但是这个全部捐出去只是郭崇韬自己说的,事实上郭崇韬的家里的确是没剩下什么了,可是当时的满朝文武却是没一个相信的,他们认为郭崇韬顶多捐出了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所以对于郭崇韬能够积攒这么大的家业也都有点嫉妒。
不过仅仅是就这点事情,还不能将郭崇韬逼上绝路,郭崇韬最大的失误就是他得罪了宦官。
原本在枢密院郭崇韬虽然是枢密使,可是在枢密院还有还几个官员,这些人和郭崇韬不是一个派系的,所以对郭崇韬来说他们分了自己的权力,于是就想办法把它们排挤了出去,可是他没料到这几个人竟然和宦官勾结,宦官收了人家的好处,自然就要干活,于是就在李存勖身边诋毁郭崇韬。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