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写的很明白了,“想起来曾经一起在桃源深处宴会,宴会上你的“舞鸾歌凤”让我痴迷,我一直想着和你送别的时候,哭着送别你,现在想想那时候就像是一场梦啊,而现在还剩下如烟一般的残月下的落花。”
这首词和上一首一样,感情细腻,据说如梦令这个词牌名就是从这里来的,那两个叠字“如梦,如梦,”意境深远,仿佛是人在感慨悲叹一般,将心中的浓郁的情感全部化在了这一对叠字上面,最后一句“残月落红烟重”可能是李存勖当时看到的情景,也可能是李存勖想象出来的,但是毫无疑问这正是李存勖此时的心理写照。
这首小令也比较的浅显易懂,讲述的就是离别相思之苦,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不追求辞藻的华丽,用最简单的文字,音韵和谐,读这首词的时候,脑海中会自然而然的出现愉悦宴饮的情景,含泪送别的情景,最终是一个少年站在帘内望月思念远人的画面。
可以说极尽婉丽细腻,堪称是精品,这首小令,都仿佛是笼罩在一种朦胧孤寂的感情中,词语和意境都是上上之选。
这首词里面的李存勖和上面的那个差不过,都是一个敏感、细腻,带着一点孤寂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在史书中可是见不着。
阳台梦
薄罗衫子金泥缝,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阑丛,亸金翘玉凤。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捻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如果说之前那两首,是比较婉丽,还略带点孤寂的,那么这一首就稍带欢快了,不过还是和上面的一样,年代和背景不可考,一般认为是李存勖早期的作品,前四句,讲的都是他的侍女们,也可以说是舞女们,在跳舞的姿态。
后面两句则是写的舞女们的神态,含情脉脉的看着李存勖,李存勖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他们的喜爱,于是有了最后两句,“云雨相和”估计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意思,毕竟“共赴巫山云雨”这句话,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而看见“阳台”估计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不知道有没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