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说得上是公正无私,很机智,处理了很多的疑难杂案。
有一次,一个小店的妇人和军士争执,告到官府,妇人说:“我在门外面晒了谷子,被他的马吃了很多。请大人明断,为小民做主啊。”
军士听了,却说冤枉,他说他的马一直管得好好的,根本没有吃被人的谷子,可是他当时没有证人,就他一个人,没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在当时绝对算是一个悬案,没有人证物证,这可怎么断案。
但是这难不倒石敬瑭,石敬瑭就对断案的属吏说:“他们两个人争执不下,那用什么判断是非呢,你给我把马杀掉看看肠子里到底有没有谷子。有就杀军士,没有就杀妇人。”
众人一听,果然是好办法,于是就将马杀死了,结果马的肠子里没有谷子,事实证明是妇人在诬陷军士,想讹诈他钱。石敬瑭就下令将那个刁妇处死了。这一种人,也算是罪有应得,不过可能有人会说,石敬瑭是不是量刑过重?
其实在五代,刑法是比较严酷的,乱世用重典,这句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石敬瑭杀死了这个妇人之后,境内风气可以说焕然一新,无中生有,讹人钱财的事情基本上绝迹。
还有一件事,说的是两兄弟俩分家了,房子也分了,地也要分,结果兄弟俩一商量,地就不分了,哥哥给弟弟一些银子做补偿就行了。
可是这个补偿到底有多少,两兄弟俩商量不好,亲兄弟明算账,算的却是一笔糊涂账,弟弟一生气觉得把地给哥哥还不如自己卖了呢?于是就找了一个买家准备把他分到的地卖出去。
这样一来他的哥哥不愿意的,而且买地的人也怕他的哥哥找麻烦,就要这个弟弟向他的哥哥讨要一个同意转让的文书。
他的哥哥本来就不愿意卖地,又怎么会愿意签署转让土地的文书呢,这件事就这么搁置起来了,弟弟想卖,哥哥不给价钱,还不让弟弟卖。
无奈之下弟弟只好告官,这时候石敬瑭又出来了,当时官府里的大小官员都觉得这个案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