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那时候的石敬瑭来说已经足够了。
下面要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契丹的问题,契丹一直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后晋的宗主国,整天向石敬瑭要东西,这让石敬瑭很困扰,因为每年除了固定的三十万缗的财务之外,逢年过节还有到了耶律德光生日或者契丹的特色节日甚至黄道吉日,石敬瑭都要送很多的礼物给契丹。
石敬瑭的送礼面积很大,不仅仅局限于耶律德光,还有契丹的那些大臣们比如南北院的大王们等等,所以这上面的支出也是十分的惊人的,疲敝的中原,新建的后晋根本不能承受着这么重的财务压力。
石敬瑭心里也想摆脱契丹这个大包袱,但是手里没强大的军事力量,拳头不大,腰杆也硬不起来。
无奈之下又找到了桑维翰,桑维翰这个人虽然在推动石敬瑭联合契丹出力很多,所以一般而言对他的印象也都不太好,不过他的智商以及提出的一些建议还是很中肯的。
面对当前最紧要的契丹和钱的问题,桑维翰提出应该继续用重礼贿赂契丹,交好契丹,但是另一方面就大力训练士卒,修缮兵器,整军备战。
这一点建议也为后来桑维翰的形象增光不少,从这里我们看出来,桑维翰联合契丹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但是现在很多的人用这一点也说石敬瑭当时联合契丹也是一种权宜之计,这就有点牵强。
上面桑维翰说的这些是强兵强国的策略,这些策略实施起来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可是现在后晋最缺的就是钱,于是恢复发展生产,大力发展商业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对于这一点,桑维翰也提出了要鼓励农耕,支持蚕桑,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匹等,鼓励商业贸易,国家为商业贸易提供方便和保护,和其他的国家互通有无。
这基本上就是桑维翰的策略,主要还是两点,一个是以农为本,把农本搞好。
还有一点就是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这一点在之前是很难看到的,毕竟还是以农为本的思想占据了主要地位,统治者害怕农民都去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