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不会演戏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节(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长两年半的长足发展,成功出道为十几人的大型团队。

    “xp3.1!我们dj苦心研发出来的飞控系统,可以尽可能的做到在空中保持平稳飞行姿态……”汪涛给方沂拿了个小直升飞机做示范,这玩意儿在空中像模像样,似乎没有歪歪扭扭的迹象。

    方沂:“我是拍电影的,你挂个摄像机上去,我看下画面情况。”

    汪涛把小直升机降下来,招呼人去安装相机,一边继续介绍:“航拍是我们目前最受欢迎的业务,市场上需求很旺盛,但我们出货比较少……所以做出来一套要卖差不多二十万。”

    方沂闻言倒不奇怪,租直升飞机一段时间,租金都不止二十万。

    在业界,目前航拍的成本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挂了摄像头的直升机重新在居民区缓缓上升,在监视器中,能看到画面抖动基本在可控范围内,并且,随着小直升机飞出了居民区,整个视野也大幅度拓展开。

    然而,画面很快变花,继而白茫茫一片。

    汪涛也不害臊,“这是正常的技术问题,超过传输距离了,不是飞控的问题,我们dj做的是飞控。”

    方沂随着他走出居民区外,其他人把监视器带着,慢慢的画面又回来。

    因为飞的更高了,视野更开阔,抖动更不明显。

    但是,这样的镜头还不够成为电影镜头,要再修一遍,这又是成本。方沂把自己的问题解释给汪涛听,“是飞控的问题,还是摄影机本身没有防抖?”

    “——飞控没有问题。”

    汪涛斩钉截铁。

    那就是摄影机本身用的不行了。

    方沂点点头,“我能试着玩一下吗?”

    “当然可以。”

    他于是接过来,在汪涛的指导下,让小直升机前后左右移动,熟悉了操作后,开始拍摄地上的人物。

    《生化危机》有一幕特别精彩,在东京十字路口,有个女人撑着标志性的伞,和其他行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