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赢到繁城,赢到面圣,赢到手握文官之路最佳的起点……一时间,只觉天下英豪不过如此。在文人的学术圈里,他未必是最惊才绝艳的一个,却一定可以成为赢得最多的那一个。
直到他遇到了来自北郡卫国公府的杨五逸。
那一次,他看走了眼,败得几乎毫无挣扎之能。对方仿佛是他命中克星,他的一切阴谋算计都逃不过对方的眼——当然,杨五逸的心思,黎奉仙同样能猜到八九不离十。但在双方明牌对局的时候,出身豪门的杨五逸永远比他多几张底牌。
那次惨败,让黎奉仙的文官之路就此断绝,不单被逐出了繁城,失去了皇帝的青睐,甚至连在外郡的仕途也屡屡受挫。他的面前总会出现一些粗鄙囊膪的对手,除却出身优渥几乎一无是处,若在繁城官场,他略施小计就能让这些金玉其外的豪门之后原形毕露。
但偏偏他已不在繁城,而繁城之外,偌大新恒,有太多太多皇帝的威光不及的阴暗角落。在那些角落里,“能力以外的凭仗为零”只是个笑话。
从如梦似幻的繁城才俊,转眼间跌落至此,黎奉仙并不觉得这是失败者的常态,更不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巧合。那看似顺理成章的贬谪调令背后,分明有着卫国公府的影子。而那个影子,也分明是杨五逸故意留给他看。
当然,直至今日,这些事情也只是停留于猜测,黎奉仙手中没有任何真凭实据。且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更是难以说得通——他和杨五逸虽然结怨,却并非死仇。对方堂堂杨家人,有什么必要如此记恨一个出身微末的手下败将?
但黎奉仙却对此坚信不疑,而坚信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杨五逸很清楚,只要给黎奉仙任何一点机会,他都会卷土重来。
事实上,黎奉仙也的确卷土重来了,他投笔从戎,而后以卓著的军功再一次回到了繁城,并得到了先帝的无比青睐——先帝很少关注那些失败过的人,但是失败过却能凭借一己之力挣扎回他的视野的人,往往又能得到加倍的青睐。
-->>(第6/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