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下(第四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天下(第四卷)】(311)(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可《清

    代名人轶事》记载的张玉书和张英同朝为官,故事如出一辙,合着一招鲜吃遍天,

    大清朝不收版权费的,何况比起类似小说家言,前文提到过恨乞丐恨得牙痒的徐

    珂,同期所著《清稗类稿》考据严谨得多,六尺巷一句未提。

    当然要说张家父子和这巷子一点关系没有,也是冤枉,《父子宰相家训》曾

    引用了一段《韩魏公遗事》内容,并做了评语,故事差不多,诗作则是:他人侵

    我且从伊,子细思量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看,秋风秋草正离离。故事的主角和

    张家父子挨不上半点关系,是而今户部尚书韩文的先祖北宋名臣韩琦。

    当前网址随时可能失效,请大家发送邮件到获取最新地址发布页!

    即便如此,这也不是故事的最早出处,韩琦的这首诗出自五代,后唐尚书杨

    玢告诫子弟批作,张廷玉不喜杨玢以蜀臣入唐的贰臣身份,使用了编纂《明史》

    时常用的春秋笔法,盛赞韩琦风骨,杨玢之事直接省却,也不知已经辫发胡服的

    张家爷俩哪来的蜜汁自信瞧不起别人。

    众人见林瀚举杯痛饮,俱都兴致高昂,御史蒋钦提议道:「世上诗难得,林

    中酒更高。既然群贤毕至,有酒岂可无诗,不若大家作诗相和,诸君以为如何?」

    与会众人连连唱和,纷纷提议由林瀚出题。

    「唉!」听了众人提议的林瀚突然喟然一叹,「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先生可是有心事?」戴铣见林瀚突然兴致寥寥,忧心问道。

    「宝之,无妨,只是有些累了。」林瀚宽慰道。

    「可是在下提议唐突?」蒋钦心中忐忑不安。

    「子修哪里话,汝之提议甚好,只是……」林瀚眉峰紧锁,「老夫这里有一

    篇文章,想请诸君品鉴。」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