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监重新彻查,朝臣们对刘琅这种不识大体的行为一致看法是:形迹微隐,所贵保全,展转吹求,不无过当。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只有皇帝亲自出面了,‘凡官民人等奏诉,牵连暧昧无稽之事皆不究问,矧兹宗室岂可违众论而信单词’,所以就算了吧,查案的回京,周王不问,朱同铋降敕切责,刘琅你个奴才立即去蓟州上任,案件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结束,至于发配边卫充军的王瓒等人发出的不和谐声音,不过是和谐大潮中的一点小浪花,掀不起任何风波,只是不知那位‘为民做主’反调离工作岗位的刘太监会不会竖起中指来句mmp。
如今刘瑾来的这一手让各地镇守中官可以正大光明插手地方刑名政务,内官权力大涨,在地方能与文官分庭抗礼,等同在各司官员脖子上又套了一层枷锁,无论民生刑名,大头巾们做事可要三思而行了。
“沈彬还没回来?”既然差得还远,就得老实把人交待的事做好,丁寿还是能迅速摆清自己位置的。
“没有。
”郝凯摇头,“据兴平传信来,刘老先生还要带着子女祭拜祖先,沈彬还末动身。
”出趟远门还要祭拜?刘荣两口子一辈子都没享过什么福,估计也没想到送进宫里的小儿子会有今日风光,人死万事休,身后搞这套有什么意思!丁寿暗中撇嘴。
“我没那么多闲工夫等,陛下和刘公公让我考察边事,耽搁不起,他们来了若是愿等我会合便一同回京,否则让沈彬安排一路护送。
”刘瑾可不是让自己来当保镖的,西北各镇是什么情况还得亲自去看。
郝凯等人点头答应。
“回头把那八万两银子提出来,着人押解,你说说,这钱庄若是在九边设分号该多省事,一沓银票揣了就走,何必这么麻烦!”丁寿吐槽。
于永干笑,“九边皆是军镇,不比两京与各省通衢繁华,那些钱铺仅靠兼营些小本的银钱兑换,怕是撑不起大人您这动辄数万的大手笔。
”既
-->>(第16/1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