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是很难,除非他们放心大胆的吃,但是这样是不可能的,而国家每年要求上缴的粮食都是有规定的,这多出来的一部分就进入了个人的腰包,当然有时候就进入了皇帝的内库。
还有一个叫做火耗,百姓的散碎银子在重新熔铸成大银锭的过程中也会有一点损失,这个就叫做火耗,这一点损失朝廷自然是不愿意承担,那么只能放到农民身上,所以在征税的时候官府就将这些损耗预先加收。最新小说 https://www.shubaoer.com 完整版无删减无弹窗
可是火耗到底收多少?到底有多少的火耗,到底是个什么标准?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比较混乱的,所以这又成了地方官或者政府敛财的一种方式,反正不知道耗多少,那肯定是按多的收,反正多出来的都是自己的,所以很多人都把这个当成中饱私囊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历史上这一招用了很长时间。
李嗣源一上台就是将这些不合理的税收废除了,一时间天下处处歌颂李嗣源英明睿智爱民如子。
此外,还有的诏书中还禁止富裕农户逃避徭役,逃避租赋,这种现象在当时可以说是十分的普遍的。
当时和唐朝之前的时代一样,官宦大户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可以免除一切赋税和徭役,因此,一些人就和这些官宦人家订立虚假的卖地契约,将地写到他们的名下,以此来逃避赋税和徭役。
具体的做法我们我们举个例子。张三是个平民家里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