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二是放松酒曲的专卖制度。
有一次,巡检军使浑公儿对李嗣源当面报告说,有百姓二人,用竹竿练习搏斗,似乎有反叛之心。
李嗣源听了不禁大怒,有人造反,这还得了,于是马上命石敬瑭去调查处理,务必调查个水落石出,赶尽杀绝,震慑宵小。
后来安重诲说明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两个小孩子在闹着玩,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但这时候那两个儿童已经被石敬瑭处死了。
李嗣源后悔不已,将所有有关责任人严厉处罚。浑公儿由于诬陷致人死命,处以脊杖二十,罢免所有官职,发配到边远地区的登州(今山东蓬莱)。
石敬瑭由于没有调查清楚真相,致使冤案发生,复奏时还夸大其词,任意诽谤,最终使无辜儿童丧命,还使李嗣源有了过错,但念他是李嗣源的女婿,是国亲,而且有功于国家,最后罚俸禄一个月。
这在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处罚偏轻了,但封建社会就是这样,贵族和官员有司法特权,官员犯法一般可以用官的级别抵罪,或者因为皇帝的宽恕而减轻或免于处罚,而且贵族官吏和百姓的地位都是不一样的,至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也要看这个“王子”是不是有靠山,是不是和皇帝关系好,或是是不是已经惹得皇帝不高兴了,要是已经早在皇帝的剿灭名单中,那么皇帝不会吝啬做一回公正的执法者,但是要是犯法者和皇帝关系比较好,那就小事化了了。
而这件事处罚了当事人还没完,李嗣源为安抚儿童的父母和亲属,赐绢五十匹,谷子和小麦各一百石。然后,李嗣源下诏,以后不论首都和地方的死刑案件,都要仔细审查,不得徇情枉法。
为表示自责李嗣源“减常膳十日”,以此向冤魂谢罪,皇帝能够为了两个小百姓惩罚自己,这在历史上并不常见,所以说李嗣源这个人的确是不错,最起码说守成明君那是没啥问题的。
后又他下诏放宽酒曲专卖制度,允许民间自己酿造,在秋天征税的时候每亩交纳五文钱,这一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