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336-337)(第6/17页)
」
「何人?」
王守仁急声问道。
「伯安兄的一位同乡——梦溪丈人。
」
丁寿似笑非笑回答道相比名留青史沉括可是名标宇宙的人物这种借
用后世思想理论来和当事人拆招的感觉真好。
「沉存中?!」
「怎么伯安兄也因沉梦溪构陷苏东坡一事鄙薄其为人?」
丁寿也担心老沉的为人不够有说服力。
「《元佑补录》所载此事不可考年月先后差池不合宋人李焘《续资治通
鉴长编》中虽作援引但附注标明。
」
王守仁看向丁寿的眼神带了几分不满语重心长道:「贤弟读书切忌一目
十行囫囵吞枣治学需谨慎才是。
」
「伯安兄教训的是。
」
丁寿尴尬摸了摸鼻子nnd就知道散文作家写的东西不能信。
「伯安兄当知沉梦溪博学善文改浮漏测冬至日长分层筑堰测得开封和
泗州之间势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见群山而知沧海桑田于天文、方志、
律历、音乐、医学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着可谓无物不格无理不知。
」
二爷狡猾将科学‘物理’与哲学抽象混为一谈。
王守仁点头「晦翁讲学亦常引《笔谈》之语以沉存中所言为善。
」
纳尼那个‘存天理灭人欲’的朱老夫子还对《梦溪笔谈》有深入研究丁
二瞬时石化。
丁寿不知道的是朱熹不但是最重视沉括着作的科学价值的也是宋代学者
中最熟悉《笔谈》内容并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阐发的一人「日月之说沉存中
《笔谈》中说得好日食时亦非光散但为物掩耳」。
「朱子言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
-->>(第6/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